公证文书有哪些效力 全球观热点

时间 : 2023-04-30 08:09:54 来源 : 法务网

一、

公证文书有哪些效力

公证文书有的效力如下:

1.证据上的效力。一切公证书都有法律上的证据效力。因为公证是对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或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确认证明,一旦纠纷发生,公证书就成为特殊的书证,证明力较强。人民法院对经过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应当确认其效力。

2.执行上的效力。我国公证暂行条例规定,对于追偿一定数额的金钱或物品的债权文书,经审查该项债权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明确,当事人双方对债权本身无争议,债务人应履行、能履行而不履行时,公证机关可以给予有强制执行效力的证明。这种证明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债权人可据此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


【资料图】

3.法律上的效力。找法网提醒您,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必须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是该项法律行为生效的条件之一,如没有履行公证,该项法律行为则没有生效。

二、

涉外合同是不是必须公证

涉外合同不是必须公证,符合下列条件就有效:

1.合同当事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

2.当事人签订合同是真实的意思表示;

3.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

4.合同符合法定的形式;

5.法定其他有效条件。

三、

婚后财产分割是否要公证

婚后财产分割不一定要公证。公证并不是财产的法定分割条件。财产分割一般需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个人财产不分割,共同财产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