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晓波《激荡30年》一书中,对1984这个年份,有着特殊的解读。
(相关资料图)
通过对科学史、艺术史和商业史的研究,吴晓波发现,当一个流派或国家正处于鼎盛上升期时,便会在某一年份集束式地诞生一批伟大的人物或公司。“这个现象很难用十分理性的逻辑来推导,它大概就是历史内在的戏剧性吧。”吴晓波在书中这样评价。
在中国企业史上,这个伟大的年份便是1984年。这一年,后来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日后很多驰骋一时的公司均诞生在1984年。其中,联想就是这些公司里的一员。
这一年,中科院计算所11位热血沸腾的中年人,怀揣着“将来我们要成为一家年产值200万元的大公司”梦想和单位拨付的20万元启动资金,在一间20平米的小平房里,与那个时代一起,踏上了崭新的征程。
经历了近40年的风风雨雨,走过了不同的产业周期,在几代人一步一个脚印的共同努力下,联想已经成长为一家年产值超过4240亿元的全球化科技公司。
5月23日,刚刚规模投产不久的联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被授予“标杆工厂”荣誉称号。同时,这家标杆工厂也迎来了300余位企业家到访。这些企业家在财经作家、《走进标杆工厂》发起人吴晓波带领下,参观了代表联想智能制造领先水平的高自动化率标杆线和未来中心,充分领略了联想集团打造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体系和引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核实力。
“回顾近40年的发展历程,联想是几十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标本,走出了中国制造企业最具普适意义和借鉴意义的道路。” 在参观结束后的论坛交流环节,吴晓波这样评价联想的发展历程。
吴晓波在演讲中说,在中国40多年来产业经济发展中,大量的企业就是沿着联想的成长模型一路走来。通过制造业对产业的创新和迭代,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现在,也已经到了重新认识联想的时候。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联想近40%的收入来自非PC业务,方案服务能力已经成为支撑联想业务发展的重要力量。
“联想是业界唯一一个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在助力企业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联想与其它服务型公司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联想可以为客户提供软硬服结合的全栈式一体化方案,将自己的能力不断对外输出,这在中国所有云服务公司里,应该是唯一的一个。联想已经成为“中国大型公司通过内生化能力进行外化服务的典范。”吴晓波说。
今天,我们整理了吴晓波在此次论坛交流中的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以下为演讲全文:
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走进标杆工厂活动,我们在线还有很多的朋友们,也欢迎大家来观看我们今天的直播和现在的分享活动。
这是我们活动的第11站了,去年由于疫情的原因,行业普遍缺乏信心,当时做走进标杆工厂想法是我们去找一些最有信心的人,去看他们在做什么,去寻找中国制造业和中国产业的未来。我们发现,最有信心的是投资界,还在创新和雇佣工人,另外还有制造业还在全力生产,因此从去年我们开始走进制造业来探访行业转型的秘诀。
我个人重新开始走制造业是2015年,我早年做工业记者,从1990年就开始跑工厂,跑了很多年。但是到了2007、2008年之后就开始进入了互联网行业。我们2007年出了一本书, 2011年开始,我每一个星期都来深圳,2014年做自媒体。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注意力都在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环节。到了2015年,开始重新走工厂,后来发现,整个制造业会承载互联网所诞生的种种可能性。
大家都知道工业4.0,是2013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提出的。后来,国家有关部委开始制定中国制造业转型方案,2015年国家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后来又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业新变革就是在这里开始的。
回过头来看,联想是中国特别早的高科技企业或者高科技制造型企业。联想是1984年诞生的,你们看过我写的《激荡30年》,1984年叫做企业元年,那一年中国开始搞城市体制改革。那个年代,中国诞生了很多后来影响整个中国民营经济的一些企业,如联想、海尔、万科、科龙……所以那一年是中国公司化运营的元年。
明年是联想的40周年。联想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很多年风风雨雨和产业周期。联想是中国80、90年代最早的知名度最高的一批企业。联想的成长模型,在后来一段时间里有很多的讨论。今天在场的300多个企业家,以及在线观看直播的很多企业,各位在中国做企业,可能80%的模式就是这种模式。你们同意吗?
这是中国40多年产业经济发展的大概率道路,大规模的企业是这么走过来的,这条路全部打穿,需要经历很多次的经济周期。联想是中国制造业发展40年以来的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标本,有一条具有普适意义和借鉴意义的路,联想就是其中一条。
我们这一次来探访了联想的两个业务模块,一个是联想的“母本工厂”,联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一个是深圳未来中心。这是联想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他的两个有代表性的模块了。
我昨天去联想“母本工厂”后有什么感觉呢?制造业还是很能够解决创业问题和土地价值的。联想的“母本工厂”占地有100亩,能够产生多少的工业产值呢?600亿。这应该是我看到过在全球范围内,从制造业角度来讲是最高的亩产,一亩地做1亿美金的工业产值,而且是在深圳。
联想的“母本工厂”每年能生产超过1600万台的智能设备。如果在工业4.0之前,这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为什么呢?因为你需要大规模的仓储,需要大规模的零部件存储。光储存这些零部件就需要征3-500亩的地。我们看到出货时,每一台电脑的大小不一样,每一台电脑里面的配置也不一样,发往的国家也是不一样的。
“母本工厂”每年生产1600万的产品,大多数订单数量都小于5台,现在雇佣3千多人。这100亩地将会产生巨大的产值。我们可以仔细想想,制造业在今天是能够创造很多土地价值、就业价值和税收价值的。制造业具有的,就是对这个产业不断地创新和迭代的价值。
另外,联想特别值得尊重的是一个制造业的企业。他今天在全球的电脑销售排名第一,联想在全球有30多家的工厂,他的自营工厂有10几家。
中国企业做了特别“重”的事情,他是大规模通过制造业去做,有工厂和没有工厂有什么区别?他对整个产业链和整个产业的基础能力的思考,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我们要为中国制造业,为联想鼓掌的重要原因。联想由一家中科院投资20万元的企业、当时为IBM产品做销售的企业,现在成长为全球最大的PC企业,也是产业里面唯一一个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
今天来了很多的朋友,包括这次我们第11次走进标杆工厂活动中,来了很多大中小企业代表,其中包括很多上市公司和大型上市公司的高管。我每一次带朋友们走进标杆工厂,都有人会说:“你带我们跑一家几百亿、上千亿产值的企业,我们自己的企业规模只有2个亿,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今天所有参观联想工厂的企业代表,一方面对中国制造充满了信心。另外,我们要对得起这两三天的时间,我们要通过走访标杆企业,去思考这些企业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标杆工厂里面有自动化产线、仓库、AGV小车,再来看看自己家的工厂里有什么?参观完联想的南方智能制造基地之后,我们自己的工厂里,有没有可能上一套智能化的排产系统。订单进来之后,几分钟就可以把订单分配到生产小组里面进行生产,实现降本增效。
在企业、工厂实现智能化的过程中,有两个细节需要明白:
第一, 我们不要奢望我们要由一家自动化的企业变成一家智能化的工厂,这是不可能的事。我已经跑了40多家智能企业,基本上一家企业完成整个智能化有几件事要做:
1、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一定是一把手工程。企业老大、决策人一定是产业智能化的第一执行者和第一使用者,如果董事长、总裁不用,却让下面人去用,这是不可能的。
2、 一定要相信周期。我估计一般需要3-6年时间,才能够完成第一步的产业智能化改造。
3、 不要盲目做。所有的产业智能化只为了解决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降本、第二件事件是增效,第三件事件是完成环保任务。
我这一次看联想工厂有很大的感悟。比如说生产线上的数字孪生。数字孪生对大家很有帮助。现在则根据数字孪生来做东西,大幅降低成本。所以第一件事是,我们在工厂里面看到的细节创新和变革,对我们有帮助。
第二, 我们看到联想的未来中心,这个让我们对联想的印象有很大的改观。联想有两个数据非常值得和大家推荐。联想一年几千亿的产值中,其中90%是在中国完成的,解决的是中国的就业问题,提升的是中国的制造能力。另外,联想的销售75%是全球销售,是一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高科技制造企业。同时,我们之前认为联想是一家做电脑的硬件公司,现在联想整个收入近40%来自于非硬件生产,非PC业务。这个转变,来自由这两天我们在未来中心看到的解决方案模型。
中国有很多公司在提供基础与云、基础与算力和算法的企业级解决方案。你会发现他们来自于不同的方向,有一部分来自于大型的互联网公司,比如说腾讯、阿里、百度,他们在提供基础与云服务。
还有一些企业是提供基础制造能力,联想基于端边云网智新IT架构,服务了很多的企业。我们在未来中心看到的解决方案是基于那么多年来的企业服务的内生经验,构成了结构性方案。与其他的公司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联想是软硬服一起提供的。这在中国所有云服务公司里,应该是唯一的一个。
我们每一家企业都会走向产业智能化的道路,都需求有一些行业服务公司可以给我们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在未来中心看到,联想基于自己的内生外化能力,提供给客户的是软硬结合的一体化方案,这对我们大家的转型是很有帮助的。这也是中国大型公司通过内生化能力进行外化服务的一个典范。
这是我这一次来参加走进标杆工厂活动的感触。每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对我来说都是特别新鲜的学习,也能够见到很多的企业家朋友们。同时 ,也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做分享。欢迎大家接下来跟我们一起,再去走进更多中国优秀的标杆工厂。感谢联想,感谢大家!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